如需提醒管理員添加該視頻請點擊 留言 ,謝謝!
提示(如果搜索詞錯誤也將無法搜到,可嘗試簡化搜索詞)
演員:未知
導演:陸川 張一白 章家瑞 杜海濱 張自立 黃睿
劇情:以系列紀實故事反映公益主題的紀錄片《真情來電》在上海電影節展映,製片人孫健君介紹,影片借鑑了《紐約我愛你》開創的由不同風格的大師導演聯手完成一部命題影片的形式,雲集了陸川、張一白、章家瑞、杜海濱、黃睿、張自立幾位導演,由7個獨立的故事組成。紀實公益影片《真情來電》10月7日電影頻道首播 影片組成的7個短片平均每部約十多分鐘,從不同側面、角度、地域展現了各群體、各年齡層的中國人之間的親情、愛情和友情。孫健君表示,由於該片是以公益為主題,總投資也僅有幾百萬元,採用的大多是非職業演員,參與該片的導演們也都是不計報酬,因此也賦予了導演們充分的自由創作空間。不過孫健君坦言,這類題材影片的市場前景並不樂觀,所以將主要依靠海外發行,此次也是想通過上影節的展映瞭解觀眾的反響,如果效果不錯才會考慮在國內發行上映。 該片創作源於為電信日拍攝的公益電影,其中也有中國移動的贊助。對於這一難免的廣告植入,孫建君則表示影片“很乾淨”:“原本只有一句中國移動的臺詞,也被他們的掌門人王建宙自己刪掉了。因為他覺得影片描寫了整個電信行業的價值———為人類的溝通所作出的貢獻,他為此已經很滿意、很感動了,不想破壞影片的公益性質而使之變成廣告。”
演員:未知
導演:杜海濱
劇情:杜海濱是在手持一部家庭攝影機為一部劇情片踩外景地時,發現了這群在寶雞鐵路沿線靠變賣廢品及偷盜為生的人們,最小的年僅九歲。無家可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打工被騙、遺失身份證、父母離異等。這些被阻隔在主流社會及主流媒體之外的人們在攝影機前開口講述自己的故事,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杜海濱說:“在任何一個城市的街道上,都能看到這樣一些人,也曾經有過一種衝動,想走上去與他們交談聊天,但因為缺少一種行之有效的辦法,都被他們警惕地回絕了。這一次,算我走運,我輕易地走近了他們,並開始了一次既無準備又充滿刺激的拍攝工作。”這是一部非常平實的作品,作者最大的成功在於,他用一種平視的眼光觀照這些社會最底層的人物,使得這些平常在我們眼中具有某種標籤身份的人擁有了豐富多彩的個性,並且散發出人性的光彩。 2001年,紀錄片《鐵路沿線》獲中國首屆獨立映像展最佳紀錄片和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特別獎。 2000年春節,在陝西省寶雞市火車站附近的垃圾臺上,聚集著一群流浪漢。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年齡相仿。白天,他們在城市裡漫無目的地遊蕩,晚上就住在鐵路邊。平時他們揀點垃圾和旅客扔下的瓶子,然後換點吃飯。其中的周富是在從打工城市回家的路上丟了錢和身份證;另有兩個李小龍和火紅昌(火狐狸)都是從家裡跑出來的;小云南在工作了三年後被老闆甩了;鳳翔因為婚事和家人鬧矛盾而跑了出來。六個月後,他們大多都不見了。傳聞有人見到周富當街脫光了衣服跳舞,如何變瘋的誰都不知道。李小龍被一個公安收養,他也許算是比較幸運的,因為他開始靠開烤羊肉店掙錢。小云南則成了孩子王。火狐狸被送回了家,但很快又跑了回來。鳳翔偷東西被抓。鐵路沿線的生活在繼續,儘管它在大部分人眼裡更象是出戏。 參展和獲獎經歷: 獲中國首屆獨立映像展最佳紀錄片獎 獲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單元特別獎 參加柏林國際電影節、法國當代藝術展、亞洲當代藝術展、韓國全州國際電影節、臺北金馬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等